下早班,乘公交回家。
因为是下班高峰点,所以车上很拥挤,为了下车方便,一上车,我便径直挤到后车门处。人太多,头顶已经没有吊环可供维持平衡,我只能扶住门边儿竖起的栏杆,车子开了一段路程,栏杆前面的一名男子双手拉着吊环身体后仰,倚靠在栏杆上,刚好压住了我握着栏杆的手,我本能的动了动,可是那名男子换了个姿势,依旧靠在我手上,我费力地抽出手,换了人群的另一边,继续挤着……
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,也是在公交车上,同样是高峰点,一样的拥挤。一个女人拉着吊环摇摇晃晃,身前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光景,倒背着双手,依靠在妈妈腿上,随着车子的颠簸,一起摇晃。小男孩儿面前站着一个男子,男子很胖,隆起的肚子堪比身怀六甲的孕妇,随车子的晃动,肥硕的肚子在小男孩的鼻尖儿蹭来蹭去,小男孩抹了抹鼻尖儿,抬头望向男子,男子低头看了看,笑笑没说话,敛了敛肚子,就这么一直绷着,笨笨的样子很滑稽,后来男子到站下车了,车上的人已经下的差不多了,不再像先前那样拥挤。公交车上的人像流水,几乎都是素昧平生,萍水相逢,然而像这样不经意的小动作,却让人觉得亲近和暖心。人和人之间最恰当的分寸是距离,男子用他笨拙的方式维护了这样的距离,也给了人最舒服的处世方式。
人活一辈子做的最多的事,就是待人接物,为人处世。酒桌上喝出来的交情是功利的,顶多算是商业处世。面前的客套和恭维像面具,掩盖了太多真实的人性,大话、套话,像千篇一律的公式,谁都会说,然而恰恰是,残留在犄角旮旯的小事件,才是人性的闪光点,才真正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。
不同的人,不同的处世方式,像一锅炒饭,千人千味,他们说距离产生美,我觉得还真是,人和人之间不需要像热恋的男女如胶似漆,古有云,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,人和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,给彼此最舒服的空间,我觉得才是最恰如其分的处世方式。
文章来源:百度贴吧